Image
Image

第六室 中国商会功能 创办商校商报 捍卫国家主权


94175

第六室   中国商会功能 创办商校商报 捍卫国家主权

       对面悬挂的牌匾“护国扶商”,既是商会的宗旨,也是对商会功能的高度概括。
       商会功能,从官方而言,是辅助商政,保商振商。但随着发展,商会功能逐步扩张,概括起来为四个主要方面。
       一是经济功能,也是基本功能:商会自觉管理商界事务,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商会联络商家,调查、汇综、上报、发布商情。核发营业执照,审核商标、专利,评颁获奖产品,组织商品展销。调处、裁判商事纠纷,维护市场秩序。集资筹组银行、矿冶、制造、铁路、码头等工商企业。这是北洋时期六大纺纱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统计表,天津民族工业统计表有类别、行业、厂家数、资本额、百分比五大项,类别分纺织、食品、机器、水电、印刷、农垦等17个产业。2004年4月,全国工商联孙晓华副主席带全国民营企业统计培训班学员来馆考察时说:“咱们要借鉴北洋时期的工业统计,它不比我们现在的统计差”。这是苏州商务总会提倡的集款加入南洋劝业会的股票,“劝业会”(商品展销交流会)延伸为后来的广州进出口贸易会、上海世博会等,杏花村汾酒就是通过国内展销会评比推出参加国际展销,获1915年巴拿马金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宴的专用酒。这是北平商会发给顾西平的营业执照,晚清、民国时期由商会核发,解放后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现在由机构改革后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这是《上海市各业同业公会理监事名录》。这是南昌总商会关于处理日升昌票号与寿昌庄债务的函件。
       二是参政功能: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商会功能延伸到了政治等领域,参与商律商政制定,追求政治民主建设。商会代表商界整体利益,反映商情民意,沟通商界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召开年会、临会、特会,议定商法、商税、商约;插足立宪运动,参加国会请愿,反对专制独裁,推进政治民主。这是192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首次全国商教联席会议照,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9省、区的150名商教代表,会议做出赴美宣传民意、息争裁兵等决议,呼吁联合组织国事会议,大会成为国民大会成立的先声。这是1924年12月天津商会关于孙中山、黄兴北上行踪的报告。这是1916年京师商务总会依法改组为京师总商会,总理、协理改称会长、副会长,并颁换新关防的公函。这是1927年11月上海商界十二人被聘为上海特别市参事的照片。
       三是文化功能:创办商校商报,弘扬商会文化。创办商校商报是商会为了发展工商业、民族振兴,加强信息传递、促进社会认同的有力举措。高阳商会早期领导人认识到新的实业需要新式教育培养技能各异的人才,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起,先后创办夜校和初等、中等、高等商校。高等本科设有商业道德、商业史、商业地理、商业金融、商业数学、商业难题、国文、英文、商法、会计、统计、实习等课程。这是天津商会创办商校、商报的奏折。这是重庆总商会的会报,它的主要栏目有阁抄、公牍、厘税、商情、物价、论述、案件、录要等。商会也建有图书馆、阅览室,还建议清廷派学生出国留学。
       四是护国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商会宣传实业救国,提倡使用国货。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抵制美货运动,是商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1905年,美限制华工入境,并虐待华工,强迫清政府续签“华工禁约”。上海商务总会商讨抵制签约办法,议董曾铸(字少卿,后任上海商务总会第二任总理)领衔提倡抵制美货、收回利权,各地商会群起响应,逼使清廷不与美国政府签约,逼使美国政府修改禁约。抵制美货运动也开启了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收回利权运动。为纪念曾铸,清宣统元年(1909)《华商联合报》专版刊登图文,称曾铸为中国第一伟人。积极支持参加1915年抵制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很快得到工商界的广泛支持。北京商务总会首先致函全国商会联合会并通电各省商会,各省商会一致行动,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要求政府拒签“和约”,敦促巴黎和会,改变对华问题决议,坚决收回山东主权。全国性的罢市抗税、反日救国高潮迅速形成,逼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官员。以全国商会联合会为首的工商界继而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国民主运动。这是商界团体游行,支持“五四”运动的照片。关税是一个国家商务主权的象征。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从鸦片战争之后便一步步丧失。中国商会自设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关税自主的斗争,尤其是民国十一年(1922),直接向“华盛顿会议”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的问题,民国十四年(1925)十月,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关税问题临时大会,督促政府在“关税特别会议”上坚持达到关税自主的目的,逼使列强接受了中国自1929年1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的要求。商会还尝试商人政府及城市自治、地方自治,投入城乡建设和慈善赈济等事业。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商会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
       注:护国扶商,原题名已无查考,这是2002年开馆时,由平遥书法家冀有贵先生书写,宋吉林先生刻制。
       商标,企业用来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其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标志。
       专利,法律保障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创造发明而独自享有的利益,属知识产权范畴。
       劝业会,劝导、鼓励发展实业的组织和活动。为了促进行业发展、增进行业交流和合作而组织的会议或活动。
       大清立宪,又称为"立宪运动",是指清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时间跨度从1905年至1911年,目的在于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君主立宪,用宪法限制君主(*高统治者)权力的政治制度。
       政体,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国会请愿,清朝末年立宪派人士呼吁清廷速开民选国会实行内阁制的一场政治运动。从1910年1月开始第一次请愿活动,到1910年年底结束第四次请愿活动。清廷面对请愿运动压力,遂将原定为九年的期限提前三年,即于宣统五年即公元1913年召开国会,并先设责任内阁。但是1911年5月8日,清廷组成以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毫无立宪诚意,令立宪派大失所望,遂同情革命。
       政治,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
       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事或对国事发表自由意见的权利。
       国事会议,就是协商国家大政方针的机构。以解决国家统一、废督裁兵、制定宪法、地方自治等重大内政问题为目的;以共和国家主权在民为依据;以联合全国各省议会、各省区商会、教育会、农会、银行公会、律师公会、报界联合会、工会等八大界团体共同集议为方式,试图组成一个较大之组织,广泛吸收民意,群策群力挽救国家危亡,集思广益谋划国家要政,以互助合作的精神,筹谋救亡的大计。
       国民大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名义上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的机关。先后于1946、1948年召开。1946年大会任务为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又称"制宪国大";1948年大会任务为施行宪法,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又称"行宪国大"。
       关防,旧时政府机关或军队用的印信,多为长方形。
       参事,政府机构中负责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和咨询的职务,也指担任这种职务的人。
       抵制美货运动,1904年底,《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不平等条约期满。中国人民特别是旅美华侨强烈要求废除条约。在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改约要求。但美国政府悍然拒绝,蛮横无理地要求续约,抵制美货运动,由此激发起来,1905年运动正式爆发,但是随着清政府的不断*,运动10月后渐渐平息。
       华工禁约,美国早期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劳动力十分缺乏。美国大量招募华工入境,利用廉价劳动力在西部垦殖、采矿及修筑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问题严重,引起广泛的工人运动。美国资产阶级在血腥*本国工人罢工斗争时,为转移工人斗争视线煽动排华。清政府迫于广大华工、侨商要求,曾就排华事件向美国政府提出交涉,但美国政府反而在光绪二十年(1894)迫使清政府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对此中国人民表示强烈抗议。
       收回利权运动,1905——1908年收回矿山开采权和铁路修筑自主权等。
       二十一条,1915年1月 18日,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之机,秘密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承认日本继承德国侵占山东时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将租借旅大及南满、安奉两条铁路的期限延长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土地租借权或所有权,以及居住、经营工商、建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特权;将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给或割让给其他国家;中国中央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担任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由中日合办,军械半数以上应采自日本,或设立中日合办的军械厂,允许日本建造湖北、江西、广东之间重要铁路,以及在福建投资、筑路、开矿的优先权。如果“二十一条”实行,中国就要沦为日本的附属国,中国的主权将丧失殆尽。
       五四运动,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运动很快扩大到全国。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觉悟了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巴黎和平会议,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战后条约会议。来自27个获胜国家的1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70名全权代表。苏联没有被邀请,战败国,如德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奥地利也被拒绝。经过激烈竞争和相互妥协,6月28日,获胜国家终于在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镜厅与德国签署了《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联大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的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的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后签订三个条约。
       離德永護,離,立,同音字,離德,立德。树立、遵守、光大道德风尚,永久维护社会民众利益。
       请看这组清代精美石雕。石元宝是财富的象征,商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富有的,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穷衙门富商会,穷警察富商会”,足见其物质富有;刚才讲的商会功能,更见其精神富有。东、西这对石雕是二门石,东面是雄狮背绣球,好运年年有,西面是狮妈背狮娃,天天笑哈哈,勾勒的是和谐幸福。下面雕有麒麟送子,牛背读书、香炉、茶壶等,隐寓着中华民族耕读传家,崇尚文化的传统观念。再看这八狮花座石,周围有八只神态各异的狮子,取“狮”的谐音,意为时时平安、事事如意。廊下是轿车和太平车,东面的轿车用马拉,会长外出乘坐,相当于现在的*小汽车。西面的太平车用牛拉,是运输货物的,相当于现在的重型卡车。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省平遥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东大街15号    晋ICP备18005937号-1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省平遥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东大街15号    晋ICP备180059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