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室 晚晴时期中国商会设立
第三室 晚晴时期中国商会设立
中国商会的设立经历了奏定、初组、设立的过程。
光绪十六年(1890),中国启蒙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写出惊世巨著《盛世危言》,提出“商战”理论,介绍外国商会,阐述商会功能及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呼吁清廷和商人增设商部、创设商会。光绪二十一年(1895),戊戌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康有为,在《公车上书》等奏折中,评论西方各国商会的作用,建议设立中国商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晚清状元、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南通绅商张謇写了《商会论》,论述设立商会的必要性、组织方式及功能。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发布上谕:“明定国是,决定变法,推行新政”,命“试办商务局、商会,出版商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春,中英商约谈判在上海开议,中方代表是曾出使欧洲的吕海寰和洋务干员盛宣怀等,但谈判一开始中方就陷入被动。这除了清政府的战败国地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英国商会在谈判开始前就做了大量准备,而中国既没有本国商会做咨询,也没有商会法规做依据。有鉴于此,盛宣怀令当时的上海道袁树勋会同*绅商严信厚等在短期内组建商会。这样,中国的第一个商会的胚胎型组织——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才成立,严信厚任总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明显区别于旧式会馆、公所,具有了若干近代商会的特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设置商部,专理全国商政。商部颁行清廷饬准的《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章程开宗明义,以“保护商业,开通商情”为宗旨,对商会的设立、组织、职能、活动、管理、总理任职资格等都做了规定,按照“商务公所等一律改为商会”和“在各省各埠设立商会”的要求,各地纷纷改组、新建商会。依章程,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奉天、天津、汉口、厦门等商业会议公所也改组为商务总会。到1912年,全国省、县、乡镇商会总数达998个。商会是一种开放性组织,凡是在本地经商办厂的各业商人,只要照章履行手续、缴纳会费、承担义务,都可以入会。商会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制,它的*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选举会董,会董会议在会董中选举会长、副会长。会董会议是商会的*高日常领导机构。会董依分工,带领庶务、会计、文牍、公断、商校、商报、商团等机构依照规章处理日常事务。
注 : 郑观应,1842—1922年,广东香山人,*绅商知识分子,曾任上海铁路局、轮船招商局总办,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总办等。所著《盛世危言》,批判顽固思想,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设立商会,抵制外国侵略,挽回权利。
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人,光绪进士,提出变法要求,发起“公车上书”,但反对民主革命,反对共和。
张謇,1853—1926年,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先后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垦牧盐业、渔业、轮船等公司;创办榨油厂、面粉厂、铁厂等企业;创办医院、幼儿园、师范学校等事业,著有《张季子九录》等。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
光绪帝,清德宗载湉即光绪,1871—1908年,庙号德宗,年号光绪,1875—1908年在位,大权却完全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光绪帝很想有所振作,接受维新变法主张,推行新政,引起慈禧及顽固派的强烈不满并发动政变,将他幽禁致死。
盛宣怀,1944—1916年,江苏武进人,秀才出身,买办官僚。先后任轮船招商局会办、邮传尚书、会办商约大臣等,也曾接办湖北汉阳铁厂,筹办沪汉铁路、开办萍乡煤矿等。
严信厚,1839—1907年,字筱舫,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私塾,辍学后在宁波鼓楼前恒兴钱铺当学徒,清咸丰五年至杭州,在胡光墉开设的信源银楼任“信房”,深得胡光墉器重,同治十一年胡光墉函荐严信厚于李鸿章,被李鸿章亲保为候补道,加封知府衔。后任河南盐务督销。光绪十一年受李鸿章委派任长芦盐务督销,署理天津盐务帮办等职。光绪十二年在天津自设同德盐号,经营盐业,10年间积聚大量家财。后在上海创办“源丰润票号”,分号遍设天津、北京及江南各省重要城市共10余处,形成较为新型的钱庄网络。源丰润票号业务不断发展,严信厚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金融事业,活动中心从天津移至上海。其间被派为上海道的道库,惠通官银号经理,掌管上海道的*收支事宜。同时被聘为华新纺织新局协理。嗣后,受盛宣怀委派,筹备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三年该行成立之时任首届总经理。严信厚还在天津开设了物华楼金店,经营金银珠宝首饰,在上海南京路开设了老九章绸缎庄,并在天津设物华楼、老九章分店,营业十分发达,盛名久著。光绪十二年在宁波弯头创办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光绪二十年筹设宁波通久源纱厂,光绪二十二年正式开工。光绪二十八年,受盛宣怀支持组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并任首届总理,制订《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章程六条》。光绪三十年公所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继任总理,被誉为创办中国商会第一人。光绪三十一年又在上海创办同利麻袋厂,并投资于面粉厂、榨油厂和内河轮船等工业交通事业。致富之后,数度对政府公共设施捐助巨款,修建天津塘沽铁路、宁波铁路以及其他公益事业。
《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第一条:本部以保護商業、開通商情為一定之宗旨。惟商民散處各省,風尚不同,情形互異。本部勢難周知其隱,巨細靡遺,自應提綱掣領,以總其成。至分條系目,則在各各府設立商會,以為總商之脈絡也。第二条:凡各省各埠,如前經各行眾商公立有商業公所及商務公會等名目者,應即遵照規定部章,一律改為商會,以歸畫一。其未立會所之處,亦即體察商務繁簡,酌籌舉辦。至於官立之保商各局,應由各督撫酌量留撤。第三条:凡屬商務繁富之區,不論系會垣,系城埠,宜設立商務總會。而於商務稍次之地,設立分會,仍就省分隸於商務總會。如直隸之天津、山東之煙臺、江蘇之上海、湖北之漢口、四川之重慶、廣東之廣州、福建之廈門,均作為應設總會之處。其他各省,由此類推。第四条:商務總會派總理一員、協理一員。分會則派總理一員。應由就地各會董齊集會議,公推熟悉商情、眾望素孚者數員,仍由會董會議,或另行公推,或留請續呈任,議決後,稟本部察奪。第十四条:商會既就地分設,各處商情不同,各商會總理應就地與各會董議訂便宜章程,稟呈本部核奪。總以有裨商務、無背本部定章為斷。第二十五条:現屆開辦之初,應先就各省商務*繁次繁之區,設立總會分會。嗣後商務日有振興,則商會亦因時推廣。其南洋各商,以及日本美國各埠華商較多者,亦即一體酌立會等。
商业会议公所改组为商务总会,光绪三十年五月,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率先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公举严信厚为总理,徐润为协理,周金箴为坐办。会址迁至虹口爱而近路既今安庆路。盛京在清同治元年就有了商业公议会。光绪三十年,商业公议会改组为奉天商务总会,十六道街的会头改为会董,田子超为总理,甘益棠为协理,会所设在盛京中街长安寺。光绪三十年九月,商部批准天津设立商务总会,批文中称:“天津系商务繁盛、应设总会之处,照章将旧设之商务公所改为商会。兹准前因,应以王贤宾为总理,宁世福为协理,么联元为坐办”,并发给天津商务总会木质关防一枚。汉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光绪二十四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设立汉口商务局,三十一年,汉口商务局改组为汉口商务总会,刘子涛为总理,邓季常为协理,会址先在汉口商务学堂,后在湖北路扬子街口新建。清道光三年,厦门*早的同业组织“纸途”成立,后又有典途、钱庄、药业、什货等成立。光绪三十年,厦门商务总会在同业组织的基础上成立,公推林尔嘉为总理,陈纲为协理,会所设在镇邦路。厦门商务总会是福建成立*早的商会,并渐成“联络沪津,枢纽闽南,以控南洋各属之势”。光绪三十年,郑观应等在广州发起筹组商务总会,次年九月,在“七十二行商”的基础上,广州商务总会成立,左宗蕃任总理,郑观应任协理,会所设在今人民南路晏公街。宁波在宋代手工业已经发达,尤其是造船业。到明末清初,宁波作为对外贸易口岸和南北物产中转地,汉口、广州、烟台、营口等商邦都在此设会馆、建公所。光绪三十一年,宁波商务总会成立,吴霞窗任总理,会所设在鄞城东厚市茶场庙侧。
商会的会员分为两种,一种是会员,由入会的各业行帮和企业所推举的代表构成;另一种是会友,由入会各业行帮和企业的全体成员,以及捐纳会费不足会员标准的行帮和个人组成。
会员大会,一般每年举行1—2次,根据需要也举行临时特会。
商会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四项:各业会费占经费的90%以上;存款利息;各业补助特费;凭据费和押租等。经费的大宗开支也是四项:对入会商家提供经济援助;为在会商家提供经济信息咨询;筹设商业学堂;房租、下属组织补贴等。

版权所有:山西省平遥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东大街15号 晋ICP备180059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