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第四室 民国时期中国商会发展


第四室   民国时期中国商会发展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商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到1918年时全国商会总数已增至近1500个,不仅原有商会较多的省份其数量继续增加,而且那些原有商会较少的省份其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如甘肃从1912年的8个增加至43个,海外中华商会也迅速增加,)尤其显著的是商会发展呈现出纵横交织拓展状。其中*具标志意义的:一是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随着工商界的经济和政治活动日益跨出本省(市)范围,急需组织全国型的商会组织,(比如创办银行、保险、铁路、矿冶等大型企业;比如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制定商法、接待外国商会代表团等重大活动和运动)。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议上,上海、汉口及海外华商商会发起筹建全国商会联合会。民国元年(1912年),在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上,45个商会议决筹备成立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设本部于北京,以上海总商会为总事务所,各省各侨埠设立分事务所。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全国商会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正式宣告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大会通过了章程,讨论了重大商务,选举出领导机构,周金箴当选为首任会长。二是全国商会联合会取得合法地位。袁世凯推行专制,欲取消全国商会联合会。因此,刚刚成立的全国商会联合会就与袁世凯专制主义展开了剧烈的取消与反取消的斗争。民国四年(1915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举行临时代表大会,逼使北洋政府修改商会法,并于当年12月颁行。商会法规定“总商会、商会得联合组织全国商会联合会,全国商会联合会得设立总事务所”。由此,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为合法的全国性工商界团体。从“组织网络内外系统图”可以看出全国商会联合会组织的整体性、严密性和社会性。从“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可以看出全国商会联合会在创办实业、兴办教育、提倡国货、参与国是、抵制“二十一条”、支持五四运动、力争收回关税主权等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作用。山东商务总会贾毓骥副会长不仅出席了1912年11月的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并联名发起成立“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还参加了四次全国大会。这是贾会长曾孙贾萌捐赠的照片和会议录(光绪二十七年,济南设立山东商务局。二十八年,济南商会公所成立。三十一年,济南商会公所改组为山东济南商务总会,汪懋琨任总理,孟洛川任协理,会所设在富官街)。三是中国商会加入国际商会,这项内容专题陈展于第十室。

       注:   周金箴,1847—1923年,号晋镳,浙江慈溪人。通久源轧花厂、赣丰饼油公司等企业股东。清光绪十四年与严信厚等创办华新纺织新局。光绪二十八年任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坐办。光绪三十年当选上海商务总会协理,光绪三十二年当选上海商务总会议董,光绪三十三年选为上海商务总会第四任总理。光绪三十四年到电报总局任职,同年与李云书、虞洽卿、陈子琴集资创办四明银行。宣统元年、宣统二年连续选为上海商务总会第五、六任总理。民国元年任上海总商会第一任总理,民国三年连任,并在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上当选为首任会长。
袁世凯,1859—1916年,河南项城人。1885年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1895年驻天津小站督练新军,逐步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戊戌变法期间出卖维新派,讨得慈禧太后的宠信,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1907年调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11年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建立北洋军阀政权。1915年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1916年被逼取消帝制,忧惧而死。
       巡抚,古代官名,明代称临时派遣到地方巡视和监督地方民政、军政的         大臣,清代称掌握一省民政、军政的长官。
军机处,清代在皇帝指挥下的*高决策和政务机构。
      尚书,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中央政府各部的*高长官。
      北洋,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为北洋,而称其以南沿海各省为南洋。
      专制,*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操纵一切。
      关税,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所征的税。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省平遥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东大街15号    晋ICP备18005937号-1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省平遥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东大街15号    晋ICP备18005937号-1